【资料图】
一季度,演出市场强劲复苏,北京开展营业性演出8982场,观众人数187.6万人次、票房收入3.25亿元,热点演出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。即使部分演出票价格不菲,观众都愿意为观赏一次精彩的演出付出相应的成本,但“黄牛”的出现人为炒高票价,制造紧缺氛围,扰乱市场公平准则,同时让观众和演出方、票务平台等多方利益受损。
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的规定,“黄牛”囤积居奇,扰乱市场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,情节严重者可依法追究刑责。
据报道,今年4月至6月,北京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“黄牛”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,文化和旅游、网信、公安、文化执法、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专班,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,提出8项治理措施,并明确了相应责任单位。4月29日和5月13日,在韩红演唱会和任贤齐演唱会开始前夕,北京多部门联合行动,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共20人。
重拳出击“黄牛”,整治票务市场,营造更加健康的商业演出环境确实是当务之急。面对经常出现的“掐点抢票发现秒空”的现象与困境,“黄牛”票从何来是大家关注的核心问题。面对利益驱使,“黄牛”操控“人工抢票”产业链,招募、指导大量人力进行抢票;或是利用软件和技术大量囤票;更有甚者是与“黄牛”内外勾结,恶意压票。
打击“黄牛”肆虐不仅要做到事后惩抓,更要落实事前监管,抓住关键环节。开展票源管理,堵塞非法倒票源头,同时还要压实门票结构比例,文旅部上月刚刚发布通知明确指出,“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,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%”平台也要加固技术“围栏”,电子票“实名制+不可转赠+限时退票”的组合拳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同时还要完善售后机制,不要让观众的正常转赠、退改构成麻烦,不断摸索出更合适的方案。还要引导培育正确的文化消费观,共同对“黄牛”说“不”,让不法市场萎缩,也很有助益。
倒卖春运火车票的“黄牛”曾经也让大家深恶痛绝,在相关部门依法亮剑、严查狠打后,近年也已销声匿迹。面对演出市场“黄牛”扰乱,继续严管严控、严查到底的态势,就是对市场发展、对观众热情的最好守护。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